三岁左右是被专家们称为第一反抗期。为什么会在三岁左右出现第一反抗期?因为经过近三年的养育,你有你的风格与特征,你的风格培养并逐步强化了孩子的对策,这种对策被称为反抗的对策。随着三岁孩子相对更小时候语言表达能力的逐渐完整、体能的日趋强大以及情感表现的日趋丰富,反抗时所表现出来的力度就更加明显和突出。她开始用更强有力的语言、更夸张的情绪反应和更有力度的动作来应对家长的要求。这一切就构成了所谓的第一个反抗期。
面对这一切,家长感到力不从心,无能为力。说理的原则很难奏效、孩子的无理已经让家长失去耐心,忍无可忍,要不动手发威,施以武力镇压,要不由着她去吧,继续妥协。
一个“爱哭包”“小气包”往往是在家长过度的关注和在意、过度的溺爱和依恋、下意识的让步与妥协的养育环境中逐步形成的。在情绪好的时候或独处的时候,可能什么事都不会发生,孩子表现得非常好,然而一遇到事情,就会让家长头疼。
对此,家长应当意识到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,在这个时期,首先尽量少使用推托性的词语来拒绝孩子,托词往往效果不佳,孩子无法真正感受到你所说的问题存在,自然她就会反抗。
其次,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,孩子是一个智慧生命,喜欢智慧活动。因此,在这个时期可以更多地增加各种类型的智慧活动,让她感到充实,而减少在一些事情上的关注。在我的经验中,往往三岁反抗性强的、频率高的,往往同时存在缺少智慧活动的现象。家长虽然每天、每一刻与孩子在一起,但真正使用智慧活动来充实时间,引导孩子关注的并不多。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吃、玩、睡以及情绪等方面,这样越是关注,越是引起问题的产生。当孩子和家长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上时,孩子和家长的冲突就会自然而然地降低。
希望能帮到你,愿宝宝在这里健康快乐的长大!
|
回答者:米琪老师- 24级 -       
2011-5-26 9:15:58 |
|
学习了,米琪老师讲的很好了。其实孩子这样我觉的更多的是家长的问题,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来考虑孩子,更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,所以要冷静下来好好考虑清楚,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,要多问问孩子自己的意见并且好听取孩子的心声不要敷衍孩子,否则适得其反。要以身做则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其实是家长在平时潜移默化的。所以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|
回答者:一一妈妈- 4级 -   
2011-5-28 17:40:13 |
|